第九十八章 给多尔衮回信(2/2)
“倒是你老要去镇抚司大狱里吃几天苦头了。”朱百户又说道。
“吃点苦算得了什么?”阮大铖立马昂头挺胸地说道,“还不都是为皇上办事,给皇上办事,无非就是一不怕死二不怕苦而已,这点道理,老夫还是懂得的。”
“您老的觉悟就是高,”朱百户立即就竖着大拇指夸赞道,“不过,那锦衣卫镇抚司还不是我们说了算,到时候,就是给你老安排几个秦淮河上的‘小娘’也不是不可以……”
“这,不太好吧……”阮大铖的心里也是一动,不过,他马上又摇了摇头,“不行,到了里面,老夫还要替皇上办正事呢,岂能沉迷在温柔富贵乡之中。”
不得不说,敢把留都令人闻之胆寒的镇抚司大狱与温柔富贵乡相提并论的恐怕也没有几个了,阮大铖的这种底气究竟来源于何处,也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
不过,阮大铖的事情毕竟是小事,我们还是回过头来继续看看回到宫里的朱慈烺又做了些什么。
刚回宫换下朝服,走进文华殿,朱慈烺就看到那些阁臣们都一个个地鱼贯而入,又非常自然地坐到了椅子之上,见到自己的安排已经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这些阁臣的习惯,朱慈烺的心里也是一喜。
史可法等人给皇上行了礼,再次坐下后,史可法就开口说道:“陛下,今天这么做,是不是有点过分了?”见到刘宗周也被皇上蒙在鼓里,他的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的。
“史先生多虑了,只要目的纯正,就是使用任何手段也不为过,再说了,避免了朝堂上的那些不必要的纷争,我们最近这段时间,不是做了许多大事吗?”朱慈烺笑着反问了一句。
对于皇上说的这点,阁臣们都纷纷点头,虽然如今他们辛苦了一点,但是他们还从未想到过为朝廷办事能够有这种效率,不管是什么决议,在这个小圈子里都能很快达成,就算是有些什么争议,皇上也会当场拍板,以前最少需要一个月,甚至几个月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轻轻松松就完成了,说老实话,要是再让他们回到原来的工作环境中去,他们还真是有些不习惯了。
“好了,今天先来谈谈怎么给多尔衮回信吧。”朱慈烺说道。
“陛下,虏酋多尔衮给史大人的信,虽然语气傲慢,不过却是站在大义之上,让我们不好反驳啊。”礼部尚书钱谦益有些头疼地说道。
其实多尔衮的来信内容,朱慈烺并不怎么在意,无非就是虚声恫喝罢了,多尔衮在信中一再强调,大清为大明报仇的功劳比天还要大,比海还要深,大明乃是礼仪之邦应该懂得知恩图报,至于报答的方法嘛,人家多尔衮也替大明想好了,同时也非常简单,就是干脆投降大清算了,免得到时候大清还要派兵南征,让大清的将士们来打一场必胜的战争,实在是太浪费时间了。
至于钱谦益会头疼,说起来这也是正常现象,那就是多尔衮的来信其实是由汉奸范文程代笔的,别看范文程只有区区一个秀才的功名,做起文章来还真是花团锦簇,文采飞扬,令钱谦益这个堂堂的进士也有些自愧不如。
当然了,更关键的是,清军在进入北都之后,为了收买人心,还将崇祯皇帝给隆重下葬了,光凭这一点,就让大明的臣子们无法反驳,这也是钱谦益说多尔衮是站在了大义之上的原因。
不过,也算是多尔衮倒霉,偏偏朱慈烺根本就不会在意他那个便宜老爹是谁帮着埋的,他之所以要让阁臣们讨论回信的事情,就是为了坑多尔衮一把。
现在见到这些阁臣都没有能领会自己的精神,朱慈烺不得不笑着说道:“干嘛要反驳?他说什么就是什么好了,关键的是,回信的内容。”
见到阁臣们都疑惑地看着自己,朱慈烺又说道:“第一,这封信不要用史先生的名义回复,而是用朕的名义回复。第二,信中不要谈及任何实质问题,但是一定要暗示,朕什么问题都可以谈,什么条件都可以答应。第三嘛,言词不妨谦卑一些,告诉他,朕派去的使臣就是全权代表。”
皇上此言一出,阁臣们更加疑惑了,难道皇上还要派使臣北上吗?
“不是正好有人建议朝廷遣使北上与鞑子议和吗?就让他作为朕的全权代表去送这封信吧。”朱慈烺微笑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