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重生光影年代 > 第三百一十五章 从此争分夺秒

第三百一十五章 从此争分夺秒(2/2)

目录

不过苏长青不太愿意和京圈的人走太近,保持点距离大家都更舒服。

他寒暄了几句就想走,没想到冯导突然问:“胡笳回来了,您知道吧?”

两人之前都是混人艺的,人头都很熟。

胡笳回来后没几天就再次入职人艺,似乎从未离开过,只是去法国换了个发型。

苏长青与胡笳的事当年只在四维和天演有传闻,在人艺二人是关系要好的同学,从未流露过关系不一般。

冯导肯定不知道二人有纠葛,不然他这种八面玲珑的人绝不会当面提起。

苏长青自然也就一副很坦然的样子:“知道,我们在法国见过面。”

冯导开始兜圈子:“甲方乙方拍摄的时候,徐帆和刘倍听说您威尼斯又获奖了,高兴得不得了,回忆起当时拍摄模特队的时光都十分怀念,还念叨着当时的三大女主缺了胡笳,不然也来片子里客串个角色,那就齐了。”

当年模特队是刘倍、胡笳、徐帆主演的,也获得了捷克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水晶球大奖和意大利都灵电影节的特别大奖。

冯导兜圈子肯定还有话说,苏长青呵呵笑:“看来胡笳错过了一个演出机会。”

果然冯导接着道:“胡笳回来了,徐帆她们一直叫着要接风,配音期间都不敢喝酒,现在结束了,咱们找个时间坐坐吧。”

一代目苏长青看过冯导的回忆录,其中有很长篇幅描述人际交往。

九十年代初没钱,应酬都是混吃混喝,后来和王硕成立了公司赚了点钱,手头才宽松点。

王硕交待他:“以后但凡吃饭喝酒一定要抢着买单,公司全额报销,花出去的钱以后都能挣回来的。”

多么朴素的认知,透着时代局限性。

不过冯导也因此尝到了乐趣,终于在酒桌上挽回了些面子。

九十年代末期,北京的餐饮市场一度畸形,一桌酒菜数万元不稀奇,抢着买单是有可能下血本的,九六年赵丽蓉老师的打工奇遇不是开玩笑。

苏长青还记得去年甲方乙方研讨会,冯导送他出来,问起过海外发行的事,看来还没死心。

与昔日的合作伙伴们聚一聚很正常,何况对方是求办事,拒绝了得罪人。

国内名导就那么些个,何必为自己树敌,苏长青痛快地答应了。

冯导海外发行的忙还是能帮得上的,牵线搭桥而已,成不成让他自己去和鬼子、棒子以及老外去谈。

冯导很高兴:“那我让刘倍去安排,咱哥俩好好喝一顿。”

苏长青故意沉吟了一下:“都是人艺的朋友吧?”

冯导心领神会:“都是人艺老朋友,王硕最近身体不好,就不叫他了。”

王硕这一两年脾气见长,动不动一副睥睨众生谁也看不上的样子,酒桌上有他在容易破坏气氛。

“把葛忧叫上把,我们在威尼斯喝过几晚上。”

“行,就这一两天,我提前通知您。”

目送冯导离去,苏长青想起甲方乙方里那句著名的台词:“1997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

甲方乙方奠定了冯氏喜剧的风格与招牌,此后的没完没了,不见不散、一声叹息、大腕、手机、天下无贼等等,冯导一年一部贺岁片,可以说构成了一代观众的美好回忆,不知多年后是否还有空怀念1997年这些遥远的、求爷爷告奶奶的日子。

苏长青在四维中穿梭,没必要怀念什么,他倒是更急于争分夺秒把手头的电影结束了,然后迎接更有趣的未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