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至阴穴: 纠正胎位不正,缓解腰痛(2/2)
不过这个方法虽然好,但可不是人人都适用的哟!对于那些在怀孕之前脾胃、气血就虚弱的人,艾灸至阴穴的效果可能就不太理想啦。而且气血虚弱的人如果艾灸过度,很有可能在艾灸的过程中出现胸闷、恶心、头晕等晕灸的现象。另外,如果有脐带绕颈、羊水少、腹壁过紧等情况,胎位也不容易纠正。
至阴穴还有一个厉害的本事,那就是艾灸它能够缓解急性腰扭伤和女性经期腰酸!现在健身活动越来越多,急性腰扭伤的情况也经常发生。急性腰扭伤会疼痛,这和膀胱经气血受阻有很大的关系。在治疗上,可以在膀胱经上取穴来治疗。从临床经验来看,对于这类患者,同时按压睛明穴和至阴穴,止痛的效果那是相当不错的。睛明穴是膀胱经的第一个穴位,至阴穴是膀胱经的井穴,也就是最后一个穴位,同时按摩它们能够让膀胱经气很快贯通整条经络,所以同时按揉它们来缓解疼痛,效果就很棒啦!
女士不管是在孕期还是经期,子宫的气血情况都会发生变化。作为子宫的近邻,膀胱自然会首先受到影响,进而影响足太阳膀胱经经气的正常运行。而艾灸至阴穴刚好能够调整足太阳膀胱经经气的运行,从而治好由它导致的腰酸。
至阴穴还有一个神奇的作用,那就是引阳入阴,让躁动归于安静!《点穴神书》里说:至阴穴,在小趾下,大有阳降入阴,动极生静的意思。有这么一位高血压的患者,手抖、嘴颤、心烦不安,在至阴穴扎了一针,马上小便就下来了,浑身都轻松舒服了。还有一位癫痫患者,至阴穴一针下去,癫痫立马就止住了,看来引阳入阴,让躁动归于安静,没有比至阴穴更厉害的啦!还有一个流鼻血的孩子,一躁动流血就加重,针刺至阴穴后,把阳气导入阴分,随即出血就止住了。
正常来说,人的头应该清凉,脚应该温热,头就像高空那样清肃,脚就像命门地核那样温热。寒头暖足,那可是益寿的好方法。有一位商人,炒股之后寝食难安,脑袋发热,手脚冰凉,甚至精神分裂,常有轻生的想法。艾灸至阴穴之后,引阳入阴,头顶变得清凉,手脚变得温暖,那些不良的念头也就消失了。可见,身体的想法和念头,是会受到经络穴道影响的,经络通畅了,心态也就光明正大啦!
至阴穴的功效主治包括清热散风、通利下焦。它能主治半身不遂、足关节炎、头痛、目痛、目眩、鼻塞、遗精、眩晕、尿闭、滞产、难产、胎衣不下、胎位不正等等。
在日常保健方面,咱们可以用艾灸的方法,艾炷灸 3 到 5 壮,艾条灸 5 到 10 分钟。要是按摩的话,就用大拇指按揉至阴穴 100 到 200 次,每天坚持,还能治疗头痛呢!
在古代的文献记载里,像《铜人》里说针二分,灸三壮。“素注”里说针一分,留五呼。《针灸大成》里也提到至阴穴主目生翳,鼻塞头痛,风寒从小足指起,脉痹上下,带胸胁痛无常处,转筋,寒疟,汗不出,烦心,足下热,小便不利,失精,目痛,大眦痛。根据篇云: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
总之,至阴穴就像是咱们身体里的一个神奇的小魔法开关,有着各种各样神奇的功效。大家一定要好好了解它、利用它,让咱们的身体更健康,生活更美好!
好啦,关于至阴穴咱们就聊到这儿啦,希望大家都能通过它收获满满的健康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