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都市 > 重生东京1986 > 第378章

第378章(1/2)

目录

“计划捐献30亿美元,希望大家找出个合适的分配章程。”

虽然日美两国狂撒两百亿美元捐赠大礼包,但星海集团在这个过程中并不会吃亏。

捐给民众的资金和物资会变成社会声望,捐给各大机构的钱财会变成各类资源,捐给大学的资金会变成技术进步……

捐献的每一分钱,都将助力星海集团在全球市场的扩张。

这也是为什么,星海集团对捐款乐此不疲的最重要原因。

星海集团有捐款,竹下雅人个人同样有捐款。

只不过竹下雅人的个人捐款都用在科技进步和民生上面。

比如说给各国的穷人捐献生活物资和食物,给大中小学校捐献电脑等资源……

他内心深处,还是有些朴素的善良心理,走在达则兼济天下的道路上。

“是,会长。”

众人齐声回应后,罗杰斯第一个询问道。

“会长,不知这边钱要如何进行分配?”

青年见大家都抬头看自己,歉意的笑着说。

“不好意思,刚才忘说了。分配方式很简单,学校捐款20亿,政府部门5亿,社会团体5亿。”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星海集团虽然实力不错,但也要和

比如说警务和交通部门,以及消防税务等部门。

当然,星海投资这一次其实也可以不捐。毕竟星海集团每年都有这方面的捐献。

不过为了避免麻烦,还是都来一遍比较好。

至于学校方面的捐款,自然是各种科研合作,继续增强星海集团在科技领域的实力。

眼下的日本高校资源还非常强大,就算是计算机相关专业也压过中国一头,星海集团需要这份智力资源抗衡美国同行。

“是,明白。”

有了明确的指标后,大家神情开始放松,然后开始讨论哪些地方该多捐哪些地方该少娟。

东大和京大作为日本科研方面的双子星,自然是要拿大头。

东工业工科成绩同样非常的优秀,也不能少太多。

这方面,公立的一桥和私立大学就比较吃亏了,甚至赢不过千叶大学。

当然,早稻田还是能拿到个不错的数额。

因为九十年代的早稻田理工科还未完全没落,有着接近帝大的水平。

经过长达3天的讨论,大家总算拿出一份充满妥协的方案。

多的有1.5亿美元,少的则只有一两千万。

在当下这个实验室设备价格还未膨胀的年代,属于非常不错的数字,各方都很满意。

日美两国都有了,其余国家自然不能落下。

不过剩下的国家加在一起也只有30亿美元。

其中欧洲和中国占大头,分别获得10亿美元的捐资。

东南亚、拉美等国家和地区占小头,一共只有10亿美元。

“斯卡利桑,欧洲方面的捐款就由你来负责了。”

为了加强斯卡利的声望,竹下雅人决定将露脸的机会让给他。

如此一来,星海科技旗下的电子产品也更容易铺货。

斯卡利本人,也会被欧洲上流社会视为座上宾。

他可不想看到,斯卡利社长被欧洲人冷眼对待。

“是,谢谢会长!”

斯卡利迅速了解自家会长的意思,感激的看着竹下雅人。

他重出江湖来到星海集团,不就是为了修复自己的声誉吗?而眼下,就是一次非常好的机会。

没有哪个聪明人,会喜欢世界最失败总裁这一称号。

“没事,都是小事。”

欧洲方面有人了,中国方面青年准备让自己的中国恋人完成。

女孩需要养望,为接手星海集团中国区负责人做好准备。

至于现社长藏重信隆,竹下雅人还有更重要的岗位需要他任职。

“我都可以,看大家需求。”

保尔森也觉得可以跟随一把,但很快又话锋一转。

“不过,我觉得投资规模不宜太大,并且投资要分散一点。”

想到星海投资的种种手段,托马斯也忍不住点头。

“有道理,那我们就最多投资4.99%。”

无论是美股还是日股,都有着类似的规定。

那就是股票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5%,可以不在市场披露。

因此如果想要更好的隐藏自己,那么购买的股票只能无限接近于5%,但永远也不能达到5%。

对于赚钱,高盛的合伙人们自然非常感兴趣,大家纷纷讨论起哪些公司可以买上一些。

很快,沃尔玛从这几家公司脱颖而出。

因为沃尔玛已经在零售产业完成布局,基本不存在失败可能,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

至于微软、思科、英特尔等公司,则需要进一步观察。

微软虽然在操作系统领域占据优势,但前面有IBM集团的巨大压力,后面有苹果等公司虎视眈眈。

公司业务不是那么的稳定。

说不定什么时候,就陷入衰退期。

思科的情况好上许多,但内部管理混乱。

等到高层拨乱反正后,高盛才会进行投资。

英特尔的情况,有点类似于微软。

微处理器方面不仅要面对摩托罗拉、德州仪器、AMD的竞争。

更要命的是,还有日本企业在蠢蠢欲动。

没错,在高盛眼中。

日本半导体巨头,要远比美国本土公司更加可怕。

因为美国的DRAM产业,就是被日本公司正面击败。

这一领域曾经的王者英特尔都只能狼狈砍掉这部分业务,无奈押注微处理器,也就是CPU产业。

一旦日本半导体公司决定进入微处理器,英特尔很可能扛不住这波攻势。

只能说谁也想不到,80年代如日中天的日本半导体巨头,竟然在90年代纷纷萎靡。

内存芯片产业惨败韩国,后来更是彻底退出这一领域。

闪存芯片产业靠着发明人身份稍好一些,还留下一点火种。

不过现在,这一部分业务已经成为星海投资的囊中之物。

东芝的闪存芯片产业就算依旧崛起,也很难达到前世高度。

确定好投资目标后,高盛一行人这才重新将话题拉回正轨。

很快,成立合资基金一事就表决通过。

不过在投资额度上面,大家再起争执。

激进的想要额度拉满,保守的则想要看情况增加。

这可是80年代末的10亿美元,对于高盛来说,也是一笔非常大的数字。

“就5亿美元吧。”

首席执行官约翰是支持10亿美元投资的,但考虑到公司平衡,最终选了个稳妥的数字。

钱确实少一点,关键是安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