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仙侠 > 荡魔祖师爷 > 第156章 公主有什么好的,不要

第156章 公主有什么好的,不要(2/2)

目录

随后,又感慨元春有福,嫁了个好夫婿。

一旁的贾琏也是跟着不停的附和。

不过看李景孝的目光中,除了高兴外,还带着一丝畏惧。

之前在辽阳城里休整了两天,陪着贾政赴宴,和军中一些老交情叙旧时得知。

自己这位妹夫,因为女真人参与了高丽的叛乱,就放出手下三千精骑,杀的镇江堡周围百里范围内的女真部族人头滚滚。

听说光是人头,就确定了两千多个。

更多的女真人,也被吓得只能往北迁徙。

迁徙的一路上,还不知道会累死、饿死多少女真人。

而李景孝在辽东也有了个屠夫的名声。

不过,李景孝一直约束手下,并没在辽东作威作福。

就连三千骑兵驻守的镇江堡这边,也没听到欺压百姓和兵卒的事。

所以李景孝在辽东军民眼里,名声又很不错。

只是到底杀心太重,辽东大小官员,此时已经没几个人愿意主动结交他。

李景孝要是知道了,肯定不在乎。

反正自己向来不喜欢结交官员,边将一个个又手握兵权,就更不能和他们交往过密。

加上成天修炼,人情往来的事,基本上都交给了贾蓉这小子。

还别说,吃喝玩乐这种事,正适合贾蓉这种世家子弟。

又有自己压着,贾蓉不仅办事得力,还不敢乱伸手。

让李景孝还是挺满意的。

听到李景孝,当着周太监、政老爷和琏二叔的面夸自己,贾蓉的腰杆子都硬了不少。

贾政满脸欣慰的看着贾蓉,见他比出京之前,黑了些,瘦了些。

但眼神却比过去坚毅了不少,而且身板高了、壮了。

可见确实用心做事。

这才夸了贾蓉好一番,乐的贾蓉这小子喜形于色。

而且贾蓉虽然不敢乱伸手,特别是军中粮草、器械,他就更不敢贪污一丝一毫。

可架不住他是宁国府继承人,姑父又是李景孝这位实权侯爷。

殿前司这三千兵马,这次又实实在在的有两千颗人头的军功在。

所以巴结贾蓉的人,整个辽东多的是。

光是送给他的礼物,居然就有十几车。

什么人参、鹿茸、貂皮、东珠、海参.

和榛蘑、松茸、猴头菇这些山珍,着实收了不少。

银子更是收了至少六七千两。

一趟下来,少说赚了三四万两银子。

此时的贾蓉,那是恨不得每年都跟着李景孝出征一次。

今后需要用钱,就不用看他爹的脸色了。

更重要的是,出征一趟,虽然累的很,但贾蓉又不上真的上战场。

只是搞搞后勤,不仅安全了很多,还能升官发财。

——

辽阳镇那边,早就有官员过来,亲自确定了人头数量。

等着京城宫里旨意时,兵部也派人过来再次确认了人头数量。

所以即便贾蓉只是个‘从八品的典库使’,可这次回京之后,必然能升到七品。

要是点银子,疏通、疏通关系,六品也不是不可能。

当然,贾蓉毕竟不是科举出身,没法像贾政帮贾雨村一样,随随便便就帮他拿到四品金陵知府的官职。

不过,要是李景孝愿意帮忙,直接任命贾蓉为‘左镇抚司库曹官’,同样是从六品官。

真这样,那就是连升四级,可能会惹来些非议。

但要是李景孝不在意这些,其他人也拿他没办法。

毕竟锦衣卫实际上,只对皇帝负责。

皇帝对一个从六品的库曹官,同样不会在意。

而且左镇抚司实际上,专门对付诡异。

这衙门李景孝说了算,锦衣卫指挥使都不会过问具体的事物。

所以李景孝真想任命贾蓉为库曹官,皇帝只会无视贾蓉的年龄,直接就批准了。

贾蓉坐在席位上陪酒时,还真想过,自己是不是送姑父三五千两的银子

说不定姑父一高兴,就赏自己一个六品官。

毕竟李景孝对辽东镇官员们,送的银子和礼物,那是来者不拒。

在贾蓉眼里,自己这位姑父其实也挺喜欢钱的。

只是贾蓉没想过的是,辽东的官员们虽然送钱给他,却没人主动求李景孝办事。

说白了,就是大家凑一份厚礼,只求李景孝别仗着自己是侯爷。

又独立统领三千骑兵,不受辽东镇管辖,而在辽东瞎搞。

更怕他这个左镇抚司的镇抚使,暗地里派锦衣卫查查他们。

所以礼物比起一般的规格,高了好几倍。

这才会有7万两的银子,还有几十车的特产。

而李景孝收了东西,也就意味着他不会查过去的烂事。

等他把三千骑兵,分成三个千人队,轮流派出去清剿女真人,杀的人头滚滚后。

辽东不少地头蛇,很快就盯上了空出来的土地。

除了海西女真和建州女真外,那些生活在辽东和高丽的女真人。

不少部族其实早已经习惯了,在三不管地带的群山里,半耕半渔猎。

在山中开垦出来的土地,虽然不算多,但每个部族几代人耕耘下。

多的三五百亩地,少的也有一两百亩。

前后有十几个部族被李景孝的人推平了。

加起来的耕地,少说也有五六千亩的。

这些土地,李景孝可不会便宜了别人。

只是即便是这种成熟的耕地,在辽东也不值什么钱。

比起京城的耕地,完全没法比。

京城城外一亩地,十到二十两。

即便是江南,一亩地也要七八、十来两银子。

镇江堡这边,虽然是黑土地,但也顶多三五两银子一亩。

有些地,2两银子就能买到。

山里的耕地就更便宜。

好在这些女真人部族,在山里生活几代人。

算是成熟的聚集地了。

只要开垦出来的土地,地力都肥的流油。

即便是粗犷耕种,每年亩产也能达到两百多斤的麦子。

不过耕种多年的土地,产量就没这么高了。

但即便这样,听镇江堡的乡绅说,镇江堡周围的土地,粮食脱壳之后,亩产一百四五十斤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加上渔猎,底层的日子虽然苦,却也能活下去。

以这些被清剿的部族为中心,多招募些流民,就能开垦出更多的土地。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