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惊喜吗?(1/2)
国内的票价低廉,大家是都知道的。五分钱就能看电影呢,两毛五分钱甚至可以看通宵场了。
当然,通宵场的那种一般都是老片儿,甚至还有默片呢。还记得建军节,五毛钱看战争片通宵。
其中包括《永不消逝的电波》《小兵张嘎》《铁道游击队》《南征北战》《狼牙山五壮士》。
可是张羽所说的,一线城市那些票仓,足以吸引所有人的眼球。
至于说票价,那都不是事儿:“张先生您说的一线城市,都包括哪些呢?”
感情还是大嘴巴惹的祸,现在还没有几线城市的说法,张羽显然又开了先河。
稍一迟疑张羽笑道:“根据人口基数的不同划分的,当然,仅仅是我的一家之言,各位姑且听之。
在我看来,人口五百万以上的超大城市,都可以算作是一线城市了,三百到五百万人口之间的可以算作是二线城市。”
如此划分很科学啊,要知道当下香港也只有五百万人口。不过同样的人口,消费水平不可同日而语。
要知道这边以五百万人口,却创造富可敌国的Gdp,着实让无数人汗颜了!
小张同学为自己的大嘴巴做注解:“某些经济实力超强的,比方说江那边的特区。
就算他们有钱,也暂时无法登上二线城市的门槛。人太少了呀,人口才是一切经济活动的根基所在,您说是吗?”
在场的都是聪明人没有傻瓜,都明白张羽话里话外的意思。还是在为内地的票仓做注解,甚至是在摇旗呐喊了。
据说当初跟那边大打出手,就是因为在排片方面不满意,才闹出来的事端。
现在这位如此的鼓吹,一帮人怎么可能不捧场?最起码少年说的没错,人口才是一切商业行为的基础。
“您说的是人口基数是个关键,香港最大的弊端就是人太少了。如果不是有东南亚的票仓辅助,这里拍的片子绝大多数都要亏钱的。”
“的确是啊,上次我们拍的那个片子,在东南亚足足卖了五千多万。可是在香港本埠,只卖出一千多万!亏到姥姥家了,哈哈哈!”
明明是亏到姥姥家应该伤心的,可是这位却哈哈大笑。原因就只有一个,因为有另外的票仓帮他。
不只是弥补亏空,刨除了给那边院线的分成之后,赚回了钱不只是够本,还能让他赚的盆满钵溢。
这就是香港这个时代的底气所在!另一位也轻叹一声:“是啊,人口少票房想要创记录,是不大可能的。
我已经开始期待,未来我们的影片进入内地之后,票房会有什么样的惊喜了。”
似乎在香港的娱乐圈,一向以弹丸之地的票房论英雄的。包括碟片的销量,也是少得可怜。
明明是按照鹰酱的评判规则,却要缩小无数倍,不就是人口基数不够么?
几年后国内那些歌手,磁带销量直冲天际。羡慕死了港圈歌手,直到内地开放港台歌曲磁带碟片销售。
惊喜吗?张羽一本正经的说:“放心肯定不只是惊喜,对你们来讲也许是惊吓了,国内不只是要在票房整合上进行改革。
还会对影片票价进行改革,这一切都是我们娱乐人的福音。毕竟票房上去了,才能给大家争取更多的福利,不是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